研究生


张书记在07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7-06-13 点击量:

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

张志鸿

同志们:

今天,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隆重召开,这是我校实施“质量立校”战略、继续深化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为实现我校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此,我代表校党委、行政以及全校师生员工,对各位领导和专家教授的光临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借此机会也向在教学、科研、医疗工作中为研究生教育工作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广大教师、教辅人员以及全体教职员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我校是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医药院校之一,从1978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以来,至今已经经历了29年的发展历程,先后为国家培养中医药硕士生827人,目前在校生633人。尤其是近几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由原来每年仅招收几名学员发展到今年招收256名学员的规模,并拥有中医学、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三个一级学科授权点,以及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等1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也是授权开展“具有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单位”之一。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科结构和专业研究方向日趋合理,毕业的硕士生先后有200余人考取了博士生,更有一大批毕业生在全国各地的医疗、教学、科研岗位取得了非凡的成绩,成了所在单位的中坚力量。其所以能够取得这些令人欣喜的成绩,发生使人刮目相看的巨大变化,除了有上级领导的关怀、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努力外,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始终不渝的坚持和实施了“三大战略”、“四项原则”和“亿万千百十工程”。所有这些,都是陕西中医学院人团结奋斗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性突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宝贵经验,也有过不少的教训,与先进院校相比还有一定大的差距。我校是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医药院校之一,而至今尚未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这点也是在座的各位专家教授久久不能释怀的酸楚;在研究生培养和教学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教育观念仍然滞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还不能适应自主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的要求;一些研究生导师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课题选择不当,影响培养质量。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有“三多三少”:一是“管理层次多,职责不清实干少”;二是“新增硕导人数多,带教能力培训少”;三是“带教学生数量多,科研课题数量少”。

今天,我想围绕“质量立校”战略,谈谈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切实转变研究生教育观念;二是加强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三是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是强化研究生学科专业结构;五是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一、切实转变研究生教育观念

国务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至立同志在20071月召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指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其特征是要实现我国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的转变。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推动研究生教育上一个新台阶”。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问题,我们应该及时更新研究生教育思想,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规律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单纯的知识性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加强研究生教育就是要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并达到高度和谐与完美统一。

众所周知,现在的高等教育具有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而服务社会的功能又由以前的间接功能变为直接功能。学位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处于顶端阶段,具有着直接服务社会的巨大潜能,其将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是社会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和要素。根据这个新理念,研究生教育就要与社会经济活动紧密相联,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我们的教育思路。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现状,20052006年我们先后新增选了75名硕导(其中院外聘选36名),其受聘的重要条件不仅仅是具有高级职称,更重要的是都要具有与社会经济活动紧密相连的创新发展中医药的科研课题。研究生只有在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的研究中,才能巩固所学知识,才能针对遇到的问题学习新知识,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发展动态,在科研实践中才能增长才干,进而为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我校个别导师多年来仅有一些低层次的科研课题。究其原因一是科研基本功不够扎实外,另一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及时转变研究生教育观念,仍然沿着“三尺讲台一本书”、“三个指头一个枕头”就可以培养研究生的老路子慢慢走。目前,众多高校已对没有科研课题的导师亮了“黄牌”或停止招生,这对我校的硕士生导师资队伍建设敲响了警钟!所以,更新研究生教育思想,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规律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新理念,是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加强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树立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是高等学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具体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全面的素质教育包括三方面的统一,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统一。面对时代的要求,研究生培养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从而正确把握新形势下研究生素质的新动向,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优秀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经过二十九年的发展壮大,目前具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一级学科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的学科/专业点已覆盖了全部15个二级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多达133个。现在校研究生已达633人,今后按每年10%的招生递增率,“十一.五”末在校生可达左右。然而,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发展,社会上急需的交叉学科、前沿学科、新兴学科的知识,与我们高校以传统的理念划分的学科、专业体系将会出现很大的矛盾。例如,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很少涉猎药学的系统知识,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欲将积累的经验开发一种新药,由于缺乏药学专业的系统知识,就很难对“药品的质量控制标准”、“药代动力学”以及新药申报程序的充分了解,以致“临阵退缩”或走很多弯路。反之亦然,药学专业的研究生几乎不接触临床,缺乏对疾病谱的充分了解,也就很难开发出具有很高临床使用价值的新药。针对这种状况,我们今后在学科/专业点的设置上,就要进行创新和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传授交叉学科、前沿学科、新兴学科的新知识、新概念,积极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广泛兴趣,以适应今后学习型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

三、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还指出:“要高度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研究生教育将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时代的发展对研究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研究生素质培养中,要重点培养研究生的运用知识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知识向现实生产力转换的能力、合作竞争和善于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以推动国家经济建设,激发研究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首先,要引导研究生学习科学思维知识,掌握必要的科学思维方法。增设当代科技前沿、富有启迪新思维的课程和学术讲座,激发研究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其次,要指导研究生广泛阅读,了解最新科研动态,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增加其信息量积累,活跃其思维,为创新思维作好准备。最后要加强研究生实践锻炼,在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导师在科研工作中的模范表率作用最为重要。要加强和重视研究生基本能力的培养,要重视打牢理论基础,加强基本实践能力训练,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潜心研究、严谨治学的学风,注意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弘扬创新精神,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力戒浮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导师对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要及时予以积极鼓励和肯定,决不能抹杀研究生的成绩而据为己有,这也是对导师的师德学风在成绩面前的严峻考验。

四、强化研究生学科专业结构

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当前,我校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机遇,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建立结构合理、规模适当、效益显著、质量优良的学科专业体系,发展学校的优势学科。同时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同,大力发展人才紧缺的专业如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等学科的规模,同时积极申报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检验学等专业,使其成为提高我校声誉的优势学科,这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重要途径。学科设置和研究生培养,一定要适应社会需求,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发展,要培养社会用得上留得住,有发展潜力的高层次人才。

五、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名师出高徒,研究生导师队伍发展是高校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和办学质量提高的关键,也是一个学校的学术地位的主要表现。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除前面提及的要积极转变研究生导师的教育观念外,还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研究生导师指导水平,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上,应坚持从大局出发,既要从学校大局出发,也应从国家大局出发。从学校大局出发,明确导师队伍整体的优化取决于各个部分的优化,就是要解决好导师队伍“师徒同堂”问题,增加校外、国外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促进学科渗透、学科改造工作的进展,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所及企业的紧密联系;针对薄弱学科导师队伍力量需加强的问题,应采取各种措施改善导师工作、生活条件,主动出击,广揽人才,将一流人才引进到薄弱学科的导师队伍中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要重点做好遴选、培训、考核、优胜劣汰几方面工作,要把好导师入口关,把真正人品好,水平高的教师吸收到导师队伍中来,对那些缺乏良好的素质,在责任态度、进取精神以及学术成就等方面不称职的导师要坚决从导师队伍中淘汰出去,绝不能任其误人子弟。通过努力,把我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成一支强大的团队,以促进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全面的、协调的、跨越式发展。

我讲以上五个方面的问题,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此,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对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出全面、科学的要求。在此应当强调指出的是,要把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事业心、责任感作为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要深入分析影响培养质量的因素,采取切实措施消除不利因素,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在2007年春季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我校从今年起实施的“531工程”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均涉及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如在五个提高中的“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提高科研项目层次;3、提高师资队伍水平;4、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以及三个突破中的“1、人才培养模式要有突破;2、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与奖励要有突破;3、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研究室建设要有突破”,这些不仅是针对本科教育,更是针对研究生教育从不同层面提出的目标要求。

同志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校和谐快速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是陕西中医学院发展的必然选择。让我们振奋精神,团结一致,扎实工作,紧紧围绕“质量立校”战略,在继续抓紧本科教育质量的同时,下大气力全面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为早日把我校建成特色鲜明、和谐文明、西部一流的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