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校人文管理学院党委以“清风树人·廉韵浸文”一院一品清廉文化品牌为引领,系统开展 12 项子活动、覆盖 600 余名师生。学院创新构建“讲、剪、诵、写、行”五位一体廉洁教育模式,将廉洁教育有机融入育人全链条,实现廉洁文化全周期浸润、全场景覆盖,持续擦亮“清廉人文”金色名片。
一、讲好廉洁故事,微剧演绎润心无声
学院团委、学生会精心策划编排微短剧《清白遗子孙》,通过生动塑造历史人物、再现经典场景,将廉洁故事搬上舞台。剧中“深夜拒贿”“家书诫子”等情节,实现角色互换与思想对话,推动“台上演廉、台下悟廉、人人思廉”的沉浸式体验。同步推出4期“清风树人”微视频,以“00 后”视角解读“微腐败”等热点词汇,用青年语言将“廉洁基因”精准滴灌到青年心田。
二、剪出廉洁风采,非遗传承涵养正气
“巧手话廉洁”沉浸式实践体验活动中,同学们以纸为媒、以刀为笔,凝神创作廉洁主题剪纸。作品或以莲喻廉,勾勒清风雅韵;或以字传意,镌刻“廉”字风骨,辅以“风清气正”等书法题词,方寸之间彰显匠心。活动推动非遗技艺与廉洁文化深度融合,让“以廉为荣、以廉为美”的价值理念在指尖流转、心中生根,为培育时代新人注入源源“清廉活水”。
三、诵读廉洁经典,诗文共鉴筑牢初心
“诗文经典颂清风”读书会上,青年教师陈思博士以“诗骨映廉心”为主线,带领师生品读白居易《三年为刺史二首·其二》、包拯《书端州郡斋壁》等名篇。朗朗诵读声中,千年清风跨越时空,诗词风韵与清廉风骨交相辉映。这堂“沉浸式”大思政课,让清廉从文字跃入心灵,化为师生“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追求,完成一场跨越古今的精神传承。
四、厚植廉洁情怀,翰墨丹青彰显风骨
学院举办“廉洁清风来·翰墨沁人心”书法交流会、“笔墨画清风”书画比赛等系列活动。同学们挥毫泼墨,将廉洁诗歌、警句格言融入创作,作品或遒劲沉实,或旷朗超逸,展现崇廉尚洁的时代新风。农民画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解读画中廉政元素,使师生在民俗艺术中感受廉洁文化的深厚底蕴,让“廉”字不仅落于纸墨,更深植人心。
五、行走廉洁之路,红色研学砥砺担当
学院将课堂延伸至历史现场,组织百余名师生开展“红色+廉政”沉浸式研学。师生先后赴关中革命纪念馆、岐山召亭廉政教育基地、军台岭战斗遗址等地,通过重走红军路、调研基层廉洁治理、共绘廉洁墙绘等形式,让清廉理念可知可感。研学成果转化为4篇调研报告、3部微纪录片,形成“研学—转化—辐射”育人闭环。
下一步,学院将立足中医药文化特色,推动“大医精诚”与“清廉正气”双融双促,构建高水平实践育人体系,让清风正气浸润校园、辐射社会,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5年10月20日人文管理学院来稿 文/李曼 审核:刘泽峰)
Copy Right2020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本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