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全国中医药院校教学改革工作座谈会于3月27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院长周永学应邀参加全国中医药院校教学改革工作座谈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王志勇,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石建鹏,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伯礼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教司司长卢国慧等领导与16位院校长出席了会议。
会上介绍了2014年中医药教育改革主要工作、《关于促进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起草情况及《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主要精神。
石建鹏在会上强调,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事业的根基,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独具特色和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尽快完善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教育体系,深化五年制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探索建立“5﹢3”培养模式,培养高
王志勇在讲话中指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尚不能满足对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必须尽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多层次和功能齐全、覆盖面广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保障。
院校长们在会上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座谈,就目前制约中医药教育事业机制、体制、政策问题以及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分析、讨论。周永学在座谈中讲到,在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制订《关于促进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对于指导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意义重大。他针对中医药高等教育存在问题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设置社会与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的专业,确定合理的学位类型;二是改革招生方式,提高中医药生源质量;三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是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实践技能培养提供保障;五是推进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制度建设,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2014年4月1日教务处、学科办来稿)
Copy Right2020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本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