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第五批全国师承博士学位预答辩会(陕西地区)在我校综合楼十楼学术报告厅召开。答辩会开始前,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医疗科研处处长袁瑞华宣读了答辩委员会组成名单,并宣布了答辩要求。我校校长周永学教授为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由我校副校长王瑞辉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润侠主任医师、陕西省中医医院毕宇峰主任医师、陕西省人民医院彭宁主任医师组成,共有11名陕西地区全国师承继承人参加本次预答辩会。答辩会由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闫小青处长主持。
答辩会上,继承人分别报告了论文选题的选题和意义、导师的学术思想渊源和临床思维、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医案挖掘与创新等内容,并详细解答了专家提出的问题。答辩委员会专家们对论文进行了广泛讨论,就如何进一步完善论文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经过答辩委员会认真评议,一致同意十一位博士研究生通过博士论文预答辩。
周永学首先强调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是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继承人需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优势,不断加强中医药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师承培养工作的经验和不足,进一步提高教学和临床水平,发挥继承人的中坚力量,促进学科和人才发展。最后对11位博士生顺利通过预答辩表示祝贺,对答辩委员会各位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袁瑞华强调,此次预答辩是全国正式答辩的演练,继承人要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完善,认真做好正式答辩准备。正式答辩时,一要突出陕西地区中医药继承工作的特色和水平。二要突出师承导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三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把握好导师学术的发展性和创新性。四要注重细节,展示出陕西中医药继承博士实力和风采。
全国师承工作继承人及我校教师发展中心老师参加了答辩会。本次答辩会给在读的师承博士生提供了一次学习机会,加强了我校与兄弟院校的学术交流,对进一步做好中医师承与教师培养工作具有积极意义。(2016年4月8日教师发展中心来稿文/闫平慧 王斌 图/张正扬 编辑/吴晨)
Copy Right2020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本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