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乃霞、马希良、刘勤社、高玉峰共同为陕西中医药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揭牌
校长刘力代表学校与旬邑县签署结对帮扶脱贫攻坚行动合作协议
为认真贯彻十九大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7年10月26日,陕西中医药大学率先在结对帮扶县旬邑县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与旬邑县签署结对帮扶脱贫攻坚行动合作协议。省委高教工委副书记陈乃霞、省委高教工委宣传部副部长梅争利,咸阳市委副书记马希良出席会议。我校党委书记刘勤社、校长刘力、党委副书记康亚国、副校长唐志书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旬邑县委书记高玉峰、副书记张延武、副县长王书鹏等参加会议。会议由高玉峰主持。
陈乃霞、马希良、刘勤社、高玉峰共同为陕西中医药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揭牌。刘力、王书鹏代表校地双方签署合作协议,与会人员就产学研示范基地建设进行了充分研讨。这是继2016年12月双方开展中医药科技产业战略合作,深入推进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系列脱贫攻坚工作以来的又一力举;也是陕西中医药大学关于省委“双百工程”的具体落实。
省委高教工委副书记陈乃霞作重要讲话
咸阳市委副书记马希良讲话
校党委书记刘勤社讲话
校长刘力讲话
旬邑县委书记高玉峰主持会议并对我校帮扶工作表示感谢
高玉峰代表旬邑县对陕西中医药大学驻村帮扶、科技产业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帮扶、改善帮扶村基础设施等工作表示衷心感谢;着重介绍了在旬邑县脱贫攻坚工作中,陕西中医药大学坚持扶智扶志扶技,通过道地中药研发,建设中药材研发基地,建设中医药众创基地等支持旬邑县特色产业发展,助推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落地旬邑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园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
校党委书记刘勤社表示,学校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指引下,扎实落实“双百工程”,情系结对帮扶县区,真扶贫,扶真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希望通过校地共建产学研示范基地,协同各方优势资源,立足区域中医药产业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在精准扶贫中的引领作用,力争为陕西高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样板。
校长刘力表示,学校近年来引导科研人员直面行业发展需求,未实施“双百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结合实情,加强对接,力求精准发力,使产学研示范基地发挥真正的示范作用。此外,双方还将在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本科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拓展合作,建立结对帮扶长效机制。
旬邑县健康产业园区负责人、旬邑县医院副院长分别对陕西中医药大学产业扶贫、医疗扶贫工作表示感谢,从做大做强产业园区、打造区域最强县级医院等谈了工作设想和帮扶需求。
马希良在讲话中对陕西中医药大学在扶贫工作中不缺位、有作为、有担当、有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他强调,旬邑县要抓住陕西中医药大学上门助力脱贫攻坚的机遇,完善基地基础设施,打造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孵化平台。要加强沟通,建立健全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不断拓展帮扶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要及时总结帮扶工作成绩,创新扶贫模式,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高校优势提高脱贫工作质量。
陈乃霞副书记在研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她指出,脱贫致富是我党对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双百工程”是省委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开展实施的百所高校帮扶百县助力脱贫攻坚工程,省委副书记毛万春要求高校在助力脱贫攻坚中有更大作为。陕西中医药大学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校领导亲力亲为、靠前指挥、高位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充分发挥中医药扶贫的天然优势和服务社会能力,与旬邑县深度对接,着力在怎么扶上下工夫,以创新发展为抓手,因地制宜,促进旬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尤其是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建设产学研示范基地,为全省高校进一步精准扶贫创造了经验。她强调,实施“双百工程”为高校转化科研成果、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广阔平台。陕西中医药大学要进一步充分利用旬邑红色资源,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基层锻炼,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要深化协议内涵,落实协议项目,挖掘工作亮点,加强总结宣传,营造校地结对帮扶的良好氛围。
学校向旬邑县马栏镇长舌头小学捐赠物品
签约仪式后,学校在旬邑县马栏镇长舌头小学举行了捐赠仪式,现场向长舌头小学捐赠图书、办公桌椅、架子床、课桌凳等价值10余万元的物品。(2017年10月30日党委宣传部来稿 文/刘海燕 图/王军威)
Copy Right2020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本站支持IPV6